本文作者:xinfeng335

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xinfeng335 2023-11-20 71
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摘要: 专题: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11月18日,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独家承办,以...

专题: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举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1月18日,第八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复旦经院全球校友会主办,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独家承办,以“探索新引擎、开创新局面:要素市场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为主题,邀请众多经济学家和业界代表齐聚,洞察全球经济周期分化特征,以服务国家经济战略为主旨,探索中国经济新引擎和要素市场改革,论证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研究高质量、高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国兴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致辞。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等特邀嘉宾先后发表主题演讲。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数字经济研究团队执行负责人、经济学教授杨燕青主持论坛。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金力表示,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实践,服务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之需,回应转型发展关键之时的经济发展难题,在推进经济学理论创新上做出了贡献。

  金力提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中国经济学科研究的主流砥柱,也是学校学科发展的重镇。学校支持经济学院,发扬传统、接续奋斗、做大做强,并借助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等重要的平台,能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作用,在更大的学术舞台上,展现复旦人在大时代的胸襟和作为。

  最后,金力期待经济学院在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上,发出复旦人的声音,做出复旦人的贡献。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国兴出席论坛并讲话。张国兴表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作为中国的重要智库之一,为中国要素市场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积极参与国家政策制定,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培育了大量专业人才,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此次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继续携手举办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既是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的良好契机,也是双方基于产学研一体化、优秀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的具体实践。

  黄奇帆:提升生产业的总量比重,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针对中国经济目前的短板,进行了“提升生产业的总量比重,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黄奇帆认为,目前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短板在于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业发展不到位,并引起服务贸易发展不足。据此,黄奇帆提出了生产业和服务贸易挖掘探索的具体路径,包括产业链上的研究开发、产业链的物流配送、产业链金融、低碳绿色服务、数字技术赋能、检验检测、专利品牌使用保护、服务外包、人力服务、批发零售及售后服务等。

  最后,黄奇帆预计,到2035年我国经济中三个指标将会提升,包括我国GDP中生产业比重将上升至30%以上;服务贸易占全国贸易总量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2%提升至30%左右;提升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在“一带一路”中的比重,以此体现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

  朱民:2024经济金融:在周期和结构变化中把握大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分析了当下经济发展的基本局势,他表示,整个世界包括中国都在经历一个巨大的周期性下行的变化,表现为经济周期从增长到放缓,金融周期从宽松到紧缩。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将走向新的增长模式。

  朱民从结构变化的角度出发,从2024年世界经济、2023年中国经济与2024年中国经济三个部分进行了分析。朱民提出,2024年中国经济将走向新增长模式,其增长动力主要有,扩大消费立足国内需求;做大做强制造业;走向碳中和。

  最后朱民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投资+房地产+出口拉动’走向‘内需+制造业+碳中和’ ,这是长期的结构和战略转移。

  王忠民:生产要素市场的数字化场景与模态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围绕数字化时代的生产要素变革展开了演讲。他从以openAI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产业切入,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生产要素的内涵、效能及新定义将全面产生。

  王忠民将数字化时代的生产要素重新识别、定义与市场的快速裂变分为四个维度:首先,数字是第一,开源原代码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产业模态,为数据积累和市场价值带来了强大赋能;其次,云服务是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能够参与市场的利润分享链条。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云服务平台服务渗透率高,边际成本无限趋近于零,并且可以满足全场景诉求。

  第三,产业链的垂直细分和专业化将引发数字化时代深度、广度的无限延伸,产业组织行为发生了巨大的裂变;最后,王忠民提出了“市值最大化”的新概念。王忠民表示,市值最大化或将成为宏观经济最重要的目标,所有未来的盈利可能性都会以贴现的方式反映在估值上,当回报率下行,可用市值最大化的方式收购市场中的独角兽及代表未来的产业。

  海闻: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挑战

  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原副校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海闻做了主旨演讲,分别讲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未来面临的挑战。在潜力方面,他从国外主流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特殊因素。海闻表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处于起飞阶段,还有增长空间。中国作为一个中等收入的大国,本身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较完整的产业链。此外,中国仍是转型中国家,存在深化改革的空间。

  在追溯历史的基础上,海闻提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于改革与发展的服务业、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拉动的基础和传统产业以及创新与整合的制造业。

  潜力背后也面临挑战。海闻列举了三个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包括国际环境的稳定与改善、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适应未来产业的人才培养。面对挑战和机遇,海闻认为,只有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积极进取,勇担责任,才能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发展作出贡献。

  张军:换个框架看宏观

  复旦大学文科一级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以“换个框架看宏观经济”为主题做了主旨演讲。张军院长指出,我们总是习惯于从总需求的框架来看待当前宏观经济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经济即便有轻微的紧缩,也从未出现过衰退,更谈不上萧条。

  张军认为,这种不典型的宏观现象需要寻找新的分析框架。在他看来,中国经济这些年最重要的宏观表现是GDP增速在温和放缓。这一现象反映了生产率持续放缓的趋势。与过去不同的是,目前国内生产率放缓的现象已持续太,出现了“长尾”现象。这不仅说明我们面临的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且也表明,未来投资机会的形成受到了现有政策的严重制约。对而言,克服政策对潜在投资机会的管制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和生产率放缓的趋势。

  张军指出,国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的生产业市场的潜在规模巨大,向社会资本和外资的放开至关重要。服务业的不断升级,将有助于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产能的国际输出和持续的向外直接投资将是一个有利于改善国内投资机会和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战略。这不仅助力国内产业升级,提升国内收入水平,也从根本上有助于实现国内消费与投资之间的再平衡。

  当日下午,多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投资人及企业领袖汇聚一堂,围绕“如何破解债务约束”、“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新之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趋势”等话题进行讨论。在不同领域的观点碰撞与交锋之间,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增长动力:如何破解债务约束(宏观圆桌)

  如何看待增长和债务之间复杂、敏感、动态的关系?如何破解债务约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沛动能?2024年中国经济将走向何处?由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主持的圆桌论坛“增长动力:如何破解债务约束”中,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东吴(香港)副董事长陈李、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大成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原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与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展望未来,嘉宾们表示,要理性认识债务问题,稳慎处理债务风险,一方面通过主动高效的结构性政策增强债务可持续性,另一方面通过有的放矢的积极财政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潜能。

  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如何看待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未来的创新、转型和未来新的投资机会有哪些?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潮汕联谊会副会长、浦东新区海联会香港联会副会长、太仓市上市公司协会副会长蔡彤、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路颖、望华资本创始人、总裁、首席投资官戚克栴与道禾投资董事长、总经理杨德红就“资本赋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热烈讨论。嘉宾们表示,上市公司应坚持长期主义,加强研发和创新。未来的投资机会包括ESG、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

  创新之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趋势

  怎样看待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力?未来发展哪个环节的机会与空间最大?什么会成为最有机会的领域或板块?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邵宇主持的圆桌论坛“创新之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趋势”中,上海科创集团海望资本执行总裁、上海航空产业基金总经理孙加韬 、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施雷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公司执委会委员、研究所所长赵晓光 、华为上海计算产业生态创新中心COO、华为上海战略与Marketin业发展、数字化转型高级专家张中阳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嘉宾们表示,发展科技成果,首先要实现盈利,盈利才会更有动力。其次需了解中国实际,向国家战略靠拢。

  目前,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已成功举办八届,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经济议题交流论坛和智库平台之一,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和金融领域的年度盛会,获得了海内外学界、业界与媒体的瞩目与期待,留下了许多意义非凡的思想印记。

  2015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恢复建院30周年之际,“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应运而生。论坛以“发复旦声音、做一流学术”为目标定位,聚集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金融家和实业家,打造经济学界一流的对话平台。六年来,三十余位知名经济学家应邀发表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演讲,更有数十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首席经济学家和业界精英展开精彩对话。经济学家们用充满理性的思考,深刻诠释经济规律,深入洞悉问题内核,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xinfeng335本文地址:http://www.5axinjia.com/post/4429.html发布于 2023-11-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义乌市挈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